舒勇 |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用艺术架起“丝路金桥”!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5-21 09:22来源:中国文艺网 编者按: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历经十年耕耘,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不仅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更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十年来,不同国家的文艺家纷纷创作艺术作品,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传播沟通不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月12日,《中国日报》英文版大篇幅向海外推介中国当代艺术家舒勇及他的标志性艺术作品《丝路金桥》,并且在头版报眼位置宣介了舒勇的相关创作。《丝路金桥》这件作品是以“一带一路”为创作语境的大型雕塑,迄今为止,已在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中国主场外交活动上多次亮相。 小艺近期专访舒勇先生,让他畅谈自己的创作历程、创作理念,分享“一带一路”倡议和《丝路金桥》之间的动人故事。 他是中国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作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的作品以深邃的思想性、深刻的社会性、深入的互动性,载誉世界、蜚声中外。他通过艺术创作,让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映成趣。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舒勇。 舒勇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自幼受家庭影响,学习水墨画等传统美术技艺。青年时代,他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选择油画专业潜心发展。舒勇本人并未把自己限定在某一特定艺术领域,而是不断探索绘画、雕塑、装置等艺术形式的融合。他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新颖独特的巧妙构思,更内含丰富多元的文化底蕴。 “艺术创作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主题、传递着多元的价值理念。”舒勇谈及艺术价值功用时对记者表示,“它(艺术)不仅作为表达个人喜好、彰显个性特征的手段之一,更是传递友谊、传播友好的重要载体。当今世界犹如‘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文明需要互相理解、相互融通。” 然而在现实中,人们交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价值观、思想、语言的不同都可能成为沟通的障碍,如何打破这些阻碍,是舒勇常常思考的事情。为了直观展现文明间的隔阂,舒勇创作了艺术作品“古歌砖”——他从微博、微信、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中征集了数千条社会热词,并从中遴选出1500条词汇,通过谷歌翻译软件译成英文,然后用毛笔将译好的文字写下来,嵌入琉璃砖内,最后组成整个作品。 “用翻译软件直接翻译文字,会让不同文明的阅读者哭笑不得。许多翻译释义都与原意相去甚远。‘古歌砖’这件作品展现了文明间的隔阂。而打破这种隔阂,开展真正的文化交流,不应只是简单的望文生义,更不应该是单纯的字面翻译,而是需要理解文化背后所体现的社会语境、时代语境。”舒勇表示,“为此,我不断思考,如何利用艺术作品来打破文明之间这堵无形之墙。” 舒勇创作了《丝路金桥》,该作品以举世闻名的中国石拱桥——赵州桥为原型,使用2万块人造树脂水晶砖砌成。每一块砖内都镶嵌着丝路沿线各国的国花,这些国花用丝绸制作,表达着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的联系;而桥梁本身则象征着友谊,用以沟通不同文明、文化中的人们,让他们相互理解、相互交流。正如唐朝诗人张九龄的诗句描绘的那般,“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人们与邻为善,命运与共,和谐共生。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丝路金桥》也正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语境创作的大型艺术作品,这部作品2017年被选定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标志性主题景观,成为这项倡议的重要象征。“这座桥梁是跨越鸿沟、连接未来的和平发展之桥,它不仅预示着丝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友谊,也标示着世界人民的大团结。” “我觉得一个标志性符号的产生,必须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它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不断持续性地同这个时代主题发生联系。”舒勇对记者说道,“也因此,我仍不断探索,试图将这一形象深入。我会借鉴不同文明的表现手法,创作不同国别风格的‘丝路金桥’。同时,在联通不同文明的‘桥梁’意象之外,我也试图创作新的形象。‘命运之舟’是我创作的又一个沟通不同文化的作品,它展现各个文明中人类的同舟共济。在这座‘命运之舟’中,人们齐心协力,共同驶向美好的未来。”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舒勇提出《关于以“一带一路”十周年为历史契机,向世界推出新时代的国家文化符号的提案》,这一提案也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他认为,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契机,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通过国家文化符号传播到世界各地,为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文化上的一份贡献。 近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专题协商会,舒勇参会并作了主题为《关于在“身边的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发言。在与记者的对谈中,谈及中国文化“出海”,舒勇表示:“文化的海外传播,既要立足本国语境,又要有国际视野,国际表达。在宏观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科技等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当下,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单单是物质的现代化,同时也是精神的现代化,需要我们对人类历史上一切现代化成果有所认知和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回归中国自己的语境,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真正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声明: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https://www.ccyzwhcb.com/h-nd-2708.html
|